
陈方平,云圣智能CEO,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2022届博士毕业生,人工智能教授级高工(正高级工程师),曾获北京大学学生五·四奖章(北京大学学生最高荣誉)、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等荣誉。在校期间一直专注于计算机视觉与多元传感器融合方向的研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ICRA和ISMAR等国际顶级会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率先提出并开发完成了国际领先的无人机及全自动机场系统,以第一发明人申请授权了专利二百余项,荣获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科学技术奖。

近日,低空经济领域领军企业云圣智能宣布完成D轮5亿元融资,本轮由梁溪科创母基金(博华资本管理)独家投资。资金将重点投向新产品研发量产、全自动生产体系升级及人工智能算力布局,进一步巩固其在行业级无人机及低空经济生态中的技术壁垒与市场优势。
技术驱动:从“机器制造机器”到全场景覆盖
云圣智能成立于2017年,由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陈方平博士创立。公司以“低空+人工智能”为核心,自主研发的“机、网、云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已覆盖智慧电网、应急管理、智慧城市等九大领域。此次融资后,公司将加速推进“机器制造机器”战略,实现15分钟自动化生产一套“圣”系列无人机及“宝莲灯”全自动机场,同时通过AI“悟空大脑”算力平台构建“机器训练机器”的闭环体系,提升低空设备的自主决策能力。
商业化落地:深耕行业级市场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云圣智能已申请知识产权600余项,其天地联动四维全息管控平台在多地实现规模化应用。例如,2024年入驻江西共青城低空经济产业中心后,公司通过部署全自主无人机机场,构建了24平方公里城市治理闭环系统,有效解决违建、环境监测等难题。在应急管理领域,其无人机搭载的双光吊舱可自动识别火灾隐患,形成“事前预警-事中处置-事后复盘”全流程管理体系。
行业影响:低空经济生态的“中国方案”
当前,低空经济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新高地。云圣智能通过“四维能力”(空间、时间、数据、智能)重构产业范式,其产品不仅服务于国内市场需求,更在德国红点奖等国际舞台获得认可。公司创始人陈方平表示,此次融资将推动低空科技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目标是通过标准化、智能化解决方案,“为国家和社会创造长期价值”。
未来布局:从单点突破到全域智能
随着低空产业政策红利释放,云圣智能计划联合政府、高校及产业链伙伴,拓展新能源巡检、智慧文旅等新兴场景。其近期发布的“虎鲸·虎穴”全自主巡检系统,已实现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等多场景应急管理功能,标志着企业正从单一设备供应商向全域智能服务商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