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地时间10月20日,美国国家医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Medicine, NAM)公布了2025年新入选院士名单。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1984本校友潘多加入选。北大生科人当选美国四大学术荣誉机构(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国家工程院、美国国家医学院、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人数已达11人。
校友简介

潘多加 北大生科1984本校友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
发育生物学家
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学系生物化学专业并获得理学学士学位;
1989年进入中美生物化学联合招生项目(CUSBEA),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攻读博士学位;
1993年至1998年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进行发育遗传学博士后研究;
1998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UTSW)建立实验室,担任该校生理学助理教授;
2004年受聘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系,于2008年任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2012年入选美国科学促进协会会士,2013年获得保罗·马克斯癌症研究奖;
2016年,回到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担任生理系主任,并于2022年获得了帕萨诺基金会颁发的帕萨诺奖;
2023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2025年10月当选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

潘多加校友在2022年第11届北大生科北美校友年会上发言
研究领域
潘多加校友长期致力于研究生长控制和组织稳态的分子机制。他最为人所知的是对Hippo信号通路的开创性研究,Hippo信号通路是一种进化上保守的发育通路,控制着所有动物的器官大小。以果蝇为模型,他的实验室做出了一系列发现,逐步确定了Hippo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分子事件。他的团队进一步确定了Hippo通路在控制哺乳动物器官大小、再生和肿瘤发生方面的关键作用。除了对Hippo通路的研究外,潘多加实验室还阐明了Tsc1和Tsc2肿瘤抑制基因的分子功能,将Tsc1/Tsc2与Rheb和TOR信号通路联系起来。这项工作为使用mTOR抑制剂治疗结节性硬化症提供了关键的分子见解。其课题组目前的工作方向是了解Hippo通路的组成、机制和调控,阐明其在正常发育和疾病中的生理作用,发现靶向Hippo通路的化学探针。
在此,校友会谨对本次当选的校友在自身研究领域的建树和获得的成就表示衷心的祝贺,同时希冀更多北大人都能在各自的事业中取得佳绩。
美国国家医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Medicine)成立于1970年,是美国学术界最高水平的四大荣誉机构(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国家工程院、美国国家医学院、美国艺术与科学院)之一。该机构主要向公众、决策者和各行业领导者提供科技与健康领域的政策建议,也参与全球卫生政策研究与咨询事务。近年来,已有邓兴旺(1978本)、韩珉(1978本)、金亦石(1980本)、吴皓(1982医预)、陈雪梅(1984本)、曹晓风(1984本)、潘多加(1984本)、朱健康(1987研)、宋洪军(1988本)、李翊云(1991本)、谢晓亮(2010教工)等11名北大生科校友入选上述四大荣誉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