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一年秋风送爽,春城昆明迎来了一群特殊的“朝圣者”。日前,由111名三校校友组成的第二届毅行团沿着当年西南联大“湘黔滇旅行团”西迁路线,用8天时间完成了千公里的行程,抵达西南联大旧址完美收官,以此向这场“教育长征”致敬。当队员们风尘仆仆的身影出现在西南联大旧址前,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次实践活动的圆满收官,更是一场穿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一次“刚毅坚卓”校训的生动诠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本次“重走西南联大路”活动由南开校友会主办,组织者与参与者们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与饱满的热情,复刻并体验了联大师生当年部分西迁路线。他们用脚步丈量历史,用汗水浇灌信念,让那段在烽火中为存续中华文脉而“教育长征”的集体记忆,再次变得鲜活而滚烫。

从岳麓到春城:一条路,一种精神。这条“重走”之路,起点在历史深处,终点在时代前方。它一端连着湖湘大地上国立长沙临时大学的坚韧不拔,另一端连着红土高原上西南联大的烽火传奇——“刚毅坚卓”的抗战精神。这条路,不仅是地理上的三省跨越,更是为中华民族独立自强而奋斗的决心。

行走其上,我们感悟的是一种在任何艰难困苦面前,都绝不放弃对知识的追求、对真理的探索、对家国责任的担当。这正是我们今天重走这条路的核心意义——它不仅仅是为了缅怀,更是为了汲取力量,照亮前路。

在西南联大博物馆报告厅,一场《西南联大精神及其时代价值》的讲座徐徐展开,生动讲述了西南联大精神的核心内容,分析了西南联大精神的时代价值。郑天挺之孙郑光、朱自清之孙朱小涛、梁思成林徽因之孙梁鉴、郑振铎之孙郑源、王云亭外孙女王菁、徐旭生之孙徐十周等联大先贤后代亲临现场,与校友们共话家族记忆,畅谈联大精神的当代回响。在场的三校校友深切感到,此次“重走”不仅是一次历史的致敬,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激励着大家将“刚毅坚卓”的内核转化为推动学术进步与社会发展的现实力量。

明年之约,燕园薪火:传承的旗帜在召唤。根据北大、清华、南开三校校友会的共同约定,2026年,“重走西南联大路”活动将由北京大学校友会承办。期待在燕园旗帜的引领下,更多的校友能加入这场“精神长征”,让西南联大的烽火弦歌,在新时代的征途中,奏出更加激昂澎湃的乐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