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七年十二月二十日, 北京大学香港校友会于大都淮扬酒家宴请北京大学访港代表团一行十位成员。 代表团由北京大学党委郝平书记带队, 随行成员包括校副书记, 医学部党委书记刘玉村教授, 王博副校长, 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王辑思教授, 以及医学部, 教育基金会, 校港澳台办, 校友工作办公室的负责人们。

席间, 郝平书记首先向各位校友祝酒并发表演讲, 他回顾了北京大学成长的历程, 盛赞北大是一所称得上“民族象征”的大学, 它的发展和成长折射出了中华民族在现代化道路上的求索。 如今即将迎来一百二十周年庆典的北大将自己的未来定位于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位置, 希冀在2050年的时候达到这个目标。 郝平书记呼吁每位北大大家庭的成员团结, 奋进, 一起宣传北大, 报道北大, 为母校的未来一起努力。

王博副校长在发言中更是直言北大的样子就是校友的样子, 是遍布世界各地的校友们在塑造着北大的形象。 他希望明年母校双甲子校庆的时候, 在这个园子里读过书的人都能够回去看看, 大家串起来就可以告诉世界热爱独立, 热爱自由的北大到底有多大。

医学部的刘玉村书记的发言则幽默诙谐, 作为中国第一位自己培养的临床医学博士的刘书记有着“刘一刀”的美名。 除了介绍北大医学部, 医学院在各个科系的成就外, 刘书记特别提到了北大医学部的历史, 当年孙中山先生以民国总统的身份, 特别要求教育部批地批款建立中国自己的正统而高贵的西医学院, 以此为国民健康服务。

国际关系学院的王辑思院长的演讲则发挥了他中美关系研究的专长, 在短短的时间里就当下民众普遍关注的中美关系以及朝鲜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为在座的校友们简明扼要地概括出过去三十年中, 中美关系实力最大的变化是中国实力的增长, 而且中美竞争与合作的关系都在加强, 当下的中国有足够的信心和智慧去面对竞争者。 在朝鲜问题上, 他直言预测战争很难, 但是中国会做好自己的准备。
晚宴由北大教育基金会的副秘书长耿姝主持。 香港校友会会长, 金融企业家俱乐部的负责人姚杰, 北大助学基金会总干事孟春玲, 以及校友会文教俱乐部的负责人王丹凝分别代表各自的组织发言, 欢迎母校的管理者们莅临香港。 而后参与活动的校友们也依次介绍了自己在港的生活和工作。 晚宴气氛轻松愉快, 其乐融融。
希望成为北大香港校友会会员的校友请长按并识别下图二维码或于校友会网站www.pku.org.hk进行注册,申請获批並缴纳会费后即可在校友活动中享受入会会员优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