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两会】刘筱敏委员:推动科普期刊发展,提升全民族科学素养

2022-03-2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科普事业的发展既是当前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考量。科普期刊作为我国科普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发科学兴趣、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的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研究馆员刘筱敏认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对标新发展阶段的使命要求,科普工作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出现了“科技创新”“科学普及”两翼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这也深刻影响着科技创新类期刊与科普期刊均衡发展。

在她看来,科普,从普及知识起步,逐渐成为树立科学理念、传承科学精神,营造全社会尊重科学、尊重科学发展规律氛围的重要工作。相比较学术期刊,我国科普期刊数量不多,虽然经过多年发展,出现了一些优秀的期刊,但总量供给不足,学科分布不均衡。缺少基于科学研究发展动态,针对不同受众群体的多学科的优秀科普期刊。网络科普信息的良莠不齐误导了科学研究的内涵,科普期刊在纷繁、快速传播的网络信息中,功能和作用也被弱化,自身的转型升级和深度融合发展乏力。针对这些问题,刘筱敏委员在今年两会政协提案中提出了以下建议。

第一,服务重点领域。建议各相关部门协调推进,充分发挥科普期刊功能和作用,积极支持全国科普期刊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乡村振兴、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面向青少科学素养提升等方面,服务党和国家大局,服务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项目。

第二,协同项目推进。建议中国科协组织、规划科普期刊发展,给予科普期刊扶植,利用科普期刊的内容和专家优势,协同教育部,开展科普讲座,指导学生科技社团和科学兴趣小组等,积极助推教育系统的“双减”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第三,优化期刊资源。科普期刊出版品类相对单一,不能满足学科前沿和交叉的趋势,已影响了全民族科学素养的提升和养成。建议中国科协、科技部、教育部及新闻出版署鼓励具有一定条件的全国科学协会、学会及科学院所积极创办科普期刊。另外鼓励少数民族地区的科协、科学院所及出版机构创办少数民族文种的科普期刊,满足少数民族地区科学普及的现实需要。同时鼓励全国科学协会、学会及科学院所优化原有期刊资源,通过重新调整定位、刊名和办刊宗旨,满足全民族科学素养的提升和养成的新需求。

第四,提升内容供给。建议中国科协在实施的“科普中国创作出版扶持计划”项目中将科普期刊纳入传播体系,聚拢广大优秀科技工作者和优质科普团队,支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乡村振兴、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面向青少科学素养提升等方面科普精品内容产出和传播。同时,建议中国科协鼓励所属各个协会、学会共同倡议,鼓励广大优秀科技工作者积极发挥科学家精神,履行社会责任,繁荣科普创作,增强科学传播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另外,将科普作品纳入广大科技工作者成果绩效和考评体系,为科普期刊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内容供给。

第五,推动文明互鉴。鼓励优秀科普期刊,借助国内外有效资源和渠道,推动走出去,开展对外交流和文明互鉴。

刘筱敏委员表示,在新时代多方合力推动科普期刊发展,既能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同时也有助于全民族科学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