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人物动态

2023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六项入选成果来自北大教师、校友团队

2024-03-11

2月29日,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公布2023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其中,六项入选成果来自北大教师、校友团队。

“通用型嫁接策略开发神经肽荧光探针工具包”“肠道菌源宿主同工酶是调控代谢性疾病的新靶点”“植物远缘杂交过程中‘花粉蒙导效应’的分子机制”三项成果均来自北大教师团队。“衰老的程序性机制及重置策略”项目团队刘光慧、“干预帕金森病的新型靶向神经调控技术”项目团队路中华、“揭开灵长类早期胚胎发育黑匣子”项目团队郭帆均为北大校友。

通用型嫁接策略开发神经肽荧光探针工具包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毓龙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种通用的神经肽探针构建技术。这项研究填补了国际上的技术空白,为神经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型技术支持。上述研究成果已分别发表于《科学》杂志(Science,2023)和《自然生物技术》杂志(Nature Biotechnology,2023)。

肠道菌源宿主同工酶是调控代谢性疾病的新靶点

北京大学医学部姜长涛教授课题组、乔杰院士课题组,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雷晓光教授课题组与首都医科大学王广教授团队合作,在前期发现肠道菌源酶是多种代谢性疾病重要靶点的基础上,首次提出“肠道菌源宿主同工酶”的新理论,并建立高通量同工酶筛选体系,发现其广泛存在且能跨物种调控宿主疾病进程。以上部分研究成果已在《科学》杂志发表(Science,2023)。

植物远缘杂交过程中“花粉蒙导效应”的分子机制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瞿礼嘉教授、钟声副研究员团队以模式植物拟南芥为研究材料,解析了RALF类小肽与其受体CrRLK家族成员FER/CVY1/ANJ/HERK1调控柱头识别并接受同种花粉、拒绝远缘异种花粉的分子机制,提出了柱头-花粉识别的“锁-钥模型”,阐明了柱头处种/属间生殖障碍形成的调控机理,从分子层面完美解释了“花粉蒙导效应”。上述成果已在《细胞》杂志上发表(Cell,2023)。该项成果发表后引起国际植物学界的广泛关注,《自然植物》(Nature Plants)、《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植物科学进展》(Trends in Plant Science)等国际期刊相继发表评述论文点评推介该项研究成果,认为该项研究为打破植物生殖障碍、精准实现植物间远缘杂交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创新策略。

衰老的程序性机制及重置策略

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衰老相关疾病的高发,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探究衰老的内在驱动力是干预衰老、防控老年慢病的重要基础。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曲静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张维绮团队合作,首次发现染色质熵增所致的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复活”是诱导衰老的重要内置程序,并基于此发展了一系列阻断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复活”的干预手段,为防治衰老相关疾病提供了全新思路。

此外,研究团队建立了度量衰老及重置衰老程序的系列创新策略,为衰老的临床预警和干预提供了科学依据。

上述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细胞》《细胞干细胞》《自然衰老》和《医学》杂志 【Nature,2023,624(7992):611—620;Cell,2023,186(2): 287—304;Cell Stem Cell,2023,30(11):1452—1471;Nature Aging,2023,3(10):1269—1287;Med,2023,4(11):825—848.E13】。

值得一提的是,刘光慧最新成果“揭示人类基因组暗物质驱动衰老的机制”还入选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这是刘光慧研究员团队第二次入选,此前其成果“深度解析多器官衰老的标记物和干预靶标”曾入选 202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image2.jpeg

刘光慧,200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获理学学士学位。博士,研究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生理科学联合会生理学院会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科学数据中心主任,北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副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负责人,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2007年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07—2012年先后在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和索尔克生物学研究所(Salk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 Studies)从事博士后(Research Associate)研究;2012年加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PI);2019年至今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PI)。

干预帕金森病的新型靶向神经调控技术

帕金森病是老年人群中最为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目前,帕金森病以多巴胺替代药物治疗为主,然而随着病程进展,药物疗效减退且出现异动症等副作用。因此,亟需研发高效、安全、持久的新型帕金森病疗法。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路中华、戴辑、鲍进团队提出了一种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的新型神经调控技术。在前期非人灵长类动物上的实验表明,该疗法在不影响大脑其他神经环路的情况下,对帕金森病累及的关键神经环路进行精准靶向干预,为帕金森病临床治疗提供了潜在的全新策略。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院士、著名神经疾病学家Steven Hyman教授评论道:“这项研究迈出了以精准靶向可控的化学遗传学技术治疗帕金森病的重要一步。

上述研究成果发表于《细胞》杂志【Cell 186(24),5394—5410】。

image4.jpeg

路中华,200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得硕士学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研究员,基因编辑脑疾病动物模型研究中心主任。美国杜克大学博士,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博士后,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美国神经科学学会会员,美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理事。

路中华以第一作者和共同作者身份在NatureScience等国际顶级杂志发表文章,已发表包括NatureScienceNature NeuroscienceCurrent Biology、PNAS等在内的SCI论文20余篇,在神经环路的功能研究和神经系统的发育研究方向取得了突出的创新性研究成果。科研成果被多家国际期刊、杂志报道(HHMI NewsHutch NewsALN magazineNeuroscientist News 等),获得国际同行高度评价和认可。路中华同时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的支持。

揭开灵长类早期胚胎发育黑匣子

早期胚胎发育与不孕不育和发育疾病密切相关,其调控机制的深入理解,对提升国民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技术和伦理局限,灵长类早期胚胎发育机制一直是难以破解的“黑匣子”。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王红梅、郭帆、李伟团队和昆明理工大学谭韬、季维智团队,以食蟹猴为模型,创立独特的胚胎3D培养体系,首次将灵长类胚胎培养至原肠运动至早期器官发生阶段;结合胚胎体内和体外模型,系统描绘了灵长类胚胎的细胞图谱及分化机制,揭示了灵长类胚胎早期神经和血液发育特征;诠释了灵长类全妊娠周期胎盘细胞谱系及功能特征。

以上成果分别以长文形式发表在《自然》【Nature 612(7941),732—738】、《细胞》【封面故事;Cell 186(10),2078—2091;Cell 186(10),2092—2110】和《发育·细胞》【Dev Cell 58(9),806—821】。

image6.jpeg

郭帆,2014年4月至2017年1月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8年获得武汉大学学士学位,2014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学位;2017年3月至2021年4月在四川大学担任研究员、课题组长、博士生导师;2021年5月起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干细胞与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PI;研究方向为早期胚胎发育及相关疾病的表观遗传调控,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在NatureCellNat GenetCell Stem CellCell Res等期刊发表研究论文及综述30余篇。

祝贺各位老师、校友

向中国科技工作者致敬!

一代代北大人的不断探索与创新

展现了未来生命科学的无限潜力和希望

愿北大人

继续在科学研究道路上

奋勇向前

为人类健康和民生福祉

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链接:北京大学李毓龙、姜长涛、瞿礼嘉团队研究成果入选2023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