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人物动态

祝贺!9位北大人获2023年“科学探索奖”

2023-07-19

2023年7月17日,第五届“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公布,48位青年科学家榜上有名。其中有9位北大人,包括6位教师,3位校友。他们分别来自数学物理学、天文和地学、生命科学、医学科学、信息电子以及前沿交叉领域。每位获奖人将在5年内获得总计300万元人民币奖金,是目前国内金额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计划之一。

3位获奖校友

IMG_256

何颂,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2002-2005年就读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获学士学位;2004-2006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获学士双学位;2005-2009年就读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获博士学位;先后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引力物理研究所(爱因斯坦研究所)、加拿大Perimeter研究所和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15年9月起在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担任副研究员、研究员。何颂一直活跃在量子场论、量子引力和弦论等高能理论物理的前沿领域,近年来主要从事散射振幅及相关问题的研究,并在这一高速发展的方向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突破性的进展,被公认为该领域国际知名和领先的青年科学家之一。

 

IMG_257

王国祯,复旦大学上海数学中心首席教授。2004-2011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2015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2015-2016年在哥本哈根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6-2018年在上海数学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2018年,作为青年研究员正式加入上海数学中心,先后晋升为长聘副教授、长聘教授。王国祯潜心于代数拓扑领域的研究,并在该领域取得了多项核心突破,研究成果多次被刊登在国际顶尖数学期刊上。2022年,应邀在被誉为“数学界的奥林匹克”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报告。

 

IMG_258

曹鹏,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1996-2000年,就读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2008-2012年,师从诺贝尔奖得主Thomas Südhof博士,研究神经元囊泡转运的分子机制。2012年5月回国担任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2016年8月担任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曹鹏致力于研究动物本能行为的神经生物学机制,证明哺乳动物的上丘是启动“趋利-避害”本能行为的关键中枢。作为通讯作者,研究成果发表于Science,Neuron,Nature Neuro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等主流学术期刊。2018年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2019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6位获奖教师

IMG_256

丁剑,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讲席教授,国家工程实验室联聘教授。2002-2006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获学士学位;2011年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曾获2015年度斯隆研究奖,2017年度戴维逊奖。主要研究领域是概率论,尤其关注统计物理学与计算机科学的交叉,相关成果发表在ActaMath.,Ann. Math.,Invent. Math,CMP,CPAM,AOP,PTRF等数学和概率顶级学术期刊上。受邀在202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作45分钟报告。

 

IMG_257

田晖,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地空学院空间物理与应用技术研究所副所长。2005-2010年就读于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2010-2012年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ASP项目从事博士后研究。2012-2015年,在美国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担任天体物理学者。2015年起回国任职于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田晖主要从事太阳物理研究,涉及太阳过渡区动力学、日冕加热及日冕磁场测量、黑子和耀斑动力学、星冕活动与系外空间天气、空间极紫外探测等,先后带领团队在Science,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等天文学和空间科学主要期刊上发表多篇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论文,并荣获多项国家级和国际荣誉,201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9年获亚太物理联合会等离子体物理分会青年学者奖,2020年获美国天文学会太阳物理分会哈维奖(Harvey Prize),2022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

 

IMG_258

白凡,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研究员。1999年-2003年就读于北京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2008年获英国牛津大学生物物理博士学位,2008-2011年间先后在牛津大学、日本大阪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白凡长期从事进行细菌鞭毛分子马达、细菌趋化性和蛋白质输出机制的研究,于Nature,Science等世界著名学术刊物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2017年获自然科学基金委颁发的优秀青年基金,2019年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IMG_259

姜长涛,现任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理学与病理学系副主任、研究员、博雅特聘教授。1999-2004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医学部,获得临床学士学位,2004-2009年在北京大学医学部获得生理学博士学位,2009-2014年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14年起在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理学与病理学系担任研究员。姜长涛主要从事代谢性疾病发病的机制与转化医学研究,重点关注肠道微生态在其中的作用。以通讯作者在Nature Medicine(3篇)、Cell Metabolism (2篇)、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及Diabetes (2篇)等杂志发表SCI论文二十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4项。

 

IMG_260

程翔,北京大学电子学院长聘教授、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2009年获得英国赫里奥特瓦特大学(Heriot-Watt University)和爱丁堡大学(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联合授予的博士学位,2010年加入北京大学。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基于数据驱动的智慧网络和网联智能研究,侧重智慧交通和物流场景。共发表论文280余篇,其中IEEE期刊120余篇,包括ESI热点论文4篇和ESI高被引论文18篇。获得了多次知名国际期刊和会议的论文奖项,包括IEEE JSAC的最佳期刊论文奖:伦纳德•亚伯拉罕奖(Leonard G. Abraham Prize,通信领域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中国首次获奖),IET Communications的最佳期刊论文奖:Premium Award,以及8项知名国际会议的最佳会议论文奖。2021年入选了2个世界科学家榜单,分别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和Guide2Research发布的2020年度全球计算机科学和电子信息领域顶级科学家榜单。

 

IMG_261

高鹏,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学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学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密歇根大学、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日本东京大学从事研究工作。2015年加入北京大学,历任助理教授、长聘副教授、教授。主要从事原子尺度界面科学研究,研究工作入选中国电子科技十大进展(2017)、中国光学十大进展(2020)、中国半导体十大研究进展(2021)等。主要研究兴趣是利用电子散射(电子显微术&电子能量损失谱学)等研究薄膜异质界面、晶体缺陷、纳米材料表面等的原子结构、电子结构、声子结构、非平衡态等。发表论文300余篇,包括6篇Nature/Science, 50多篇Nature/Science子刊、PNAS、PRL。担任Nature、Science等几十种期刊审稿人。

 

关于“科学探索奖”

作为一项由新基石科学基金会出资、科学家主导的公益奖项,“科学探索奖”秉承“面向未来、奖励潜力、鼓励探索”的宗旨,鼓励青年科技工作者心无旁骛地探索科学“无人区”。奖项面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的十个领域,每年遴选不超过50位获奖人,每位获奖人将在5年内获得总计300万元人民币奖金,是目前国内金额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计划之一。

科学探索奖设立于2018年,5年来一共资助248位青年科学家,他们来自26个城市,90所科研机构,平均年龄41岁。

 

北大与“科学探索奖”

2019至2023五年间,共34位北大教师、19位北大校友荣获“科学探索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