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回忆 » 燕园风物

未名湖命名新探

2024-03-11

编者按:关于未名湖名字的由来,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是未名湖本无名。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燕京大学任教时,给这片湖命名为“未名”。但最新研究发现,未名湖名称经历了最初取名和后来命名,由不同的人在不同时期完成。让我们跟随北京大学图书馆系1980级校友邱明斤,重新探索发现与“未名湖”命名有关的故事。

 

最早书面使用“未名湖”的记载

2022年春,笔者根据《燕京大学校刊》首次于1929年11月使用未名湖名称这个节点,在此前的燕大报刊中寻找与未名湖有关的史料时,终于在《燕大月刊》1929年5月第4卷3、4期“文艺专号”的一篇题为“落花”的小说文末(作者为国文系一年级学生郭德浩),惊喜地发现写着创作时间:“一九二八。十一改旧作于海甸未名湖畔!”。

这一新发现告诉我们,最迟到1928年11月,燕大学生已开始书面使用未名湖这一名称;至迟到1929年5月,未名湖这个名称已在燕大学生刊物上公开亮相。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书面使用未名湖名称的记载。

据此并结合现有研究成果,笔者认为,未名湖名称经历了最初取名和后来命名,且由不同的人在不同时期完成。

因而笔者以为,有必要对未名湖取名、命名的历程及现有的相关说法,作新的梳理、考量,从而进一步探讨未名湖名称的形成及命名。

20世纪30年代初的燕京大学未名湖。美国土壤科学家和地理学家罗伯特·拉里莫尔·彭德尔摄,拍摄时间为1931-1932年

 

回到1931年的那次集会......

目前的普遍说法,未名湖是钱穆命名的。

该说法最明确的记述,是侯仁之在2008年《燕园史话》重订本中所言:“燕京大学建校10周年庆祝会期间,中外来宾曾欢聚在湖泊南岸之上的司徒雷登校长住宅大厅中,住宅尚未命名。在座的校友谢婉莹教授(冰心)即席建议名为‘临湖轩’,深受赞赏。当时在座的钱穆教授相继建议悬崖之下的湖泊,即以‘未名湖’为名,一时传为佳话,遂成定论”。

钱穆先生1930年秋才首次来到北平燕大任教,而最新史料显示,未名湖名称至迟在1928年11月就有燕大学生书面使用。即是说,“未名湖”这个名称在钱穆先生来到燕大近两年前,就已在燕大出现。所以,未名湖名称的最初取名,实与钱穆先生无关。对钱穆命名说,唐克扬、李好、江溶、林齐模等从不同角度提出过质疑。

燕京大学时期的临湖轩旧照

还有一种说法,未名湖由冰心命名。

此说最明确的记载,见陈玉龙在《梦萦未名湖》一书所言:“据老一辈的人说,在临湖轩的一次集会上,大家认为‘未名’者,悬而未决也,似应正名才是……冰心先生认为‘未名’一词,约定俗成,大家默认,就是‘未名’吧。与湖紧邻的临湖轩……冰心老人也同时为它取了名”。

依据侯仁之在《燕园史话》多处关于冰心命名临湖轩的记述,以及陈玉龙上面的记述,可以推测,他们所述应为1931年的同一次集会。

但是,二位先生关于这次集会上钱穆、冰心对“未名湖”命名所发挥作用的说法,却大相径庭。

 

钱穆和冰心支持“未名湖”成为主流

在未名湖命名一事上,钱穆和冰心是怎样的角色,发挥过什么作用呢?这得先从未名湖名称的历史演变说起。

据笔者统计,未名湖先后出现过以下名称:

未名池(1926年10月12日《燕大周刊》);

校湖(1926年11月9日《燕大周刊》);

无名湖(1928年4月3日《燕大月刊副镌》、1929年1月18日《燕京大学校刊》);

未名湖(1928年11月,燕大学生首先书面使用;1929年11月22日《燕京大学校刊》首次使用);

睿湖(1929年6月15日《睿湖》创刊号);

枫湖(1929年8月《燕大年刊》)

从未名湖不同名称出现的史实,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未名池、无名湖、未名湖、枫湖,都是学生首先使用,其中的无名湖、未名湖则是在学生使用后不久,即被官方《燕京大学校刊》采用。

笔者还对未名湖上述名称1926~1936年期间在燕大报刊的出现次数作过统计,从1929年未名湖名称公开出现至1931年,各名称在燕大报刊等文献中按出现次数多少依次为:枫湖、无名湖、睿湖、未名湖。显然,这期间未名湖还不是主流名称。但1932年开始,未名湖名称便独占鳌头,睿湖、枫湖等名称或销声匿迹,或渐趋式微。

1931年是未名湖名称的转折年。因为这年燕京大学发生的两件事,可能导致了未名湖名称异军突起,并最终成为那个湖的公认名称。在此过程中,钱穆、冰心不同程度地发挥过作用。

第一件事,1931年5月2日,校方在《燕京大学校刊》向全校师生、校友推出燕大建筑命名投票活动。6月5日,公布了“各校楼之正式名称决定”,共对28座建筑重新命名(据笔者研究,这次建筑命名活动,钱穆是推动者之一。原文载《未名之声》公众号)由此推测,在活动期间,改名、命名,一定是师生热议的话题。而在燕大地位显赫的未名湖,此时仍是多名称并用。在师生对全校建筑命名的浓烈氛围中,未名湖名称也成为议论对象,这很自然。

因此也导致发生了第二件事,即侯仁之、陈玉龙所述的那次集会上,在对未名湖名称的争议中,钱穆明确赞成使用“未名湖”名称,并得到冰心等人的支持。之后,未名湖最终成为公认的名称。

 

缘何对未名湖名称“情有独钟”?

钱穆、冰心在无名湖、未名湖、睿湖、枫湖等多个名称中,为何对未名湖名称“情有独钟”呢?这可能与三个因素有关。

首先,与钱穆在国文系课堂上布置的一篇作文有关。据燕大1929级国文系学生李素英在《燕京旧梦》一书中回忆,1930年秋季学期,她按照钱穆的课堂命题,写了一篇《燕京赋》。

该文写出后,得到钱穆的赞扬,钱穆还将此文推荐给燕大其他老师。之后,1931年毕业生编的《燕大年刊》,破例将这位大二学生的作文《燕京赋》放在栏目头篇刊出,按钱穆的记述,此文“一时名播燕大、清华两校间”。而文中就采用了“未名湖”名称。

钱穆对此文有如此高的评价,那他对文中的“未名湖”名称一定有较深印象,而且可能爱屋及乌,对该名称产生好感甚至偏爱。而李素英也是冰心的学生。

第二,“未名湖”名称从1929年开始就被官方的《燕京大学校刊》采用,这让钱穆更有底气;而冰心与该刊负责人谢景升又是燕大1923届同学。

第三,可能与鲁迅创办的未名社在燕大的影响有关。笔者对北大图书馆现存原燕大图书馆入藏的未名社相关文献作过专题调研,结果显示,从1926年开始,未名社出版的《未名丛刊》、《未名新集》、《莽原》半月刊、《未名》半月刊,以及经常刊发未名社广告和出版动态的《京报》副刊、《北新》周刊、《文学周报》等报刊,有较多入藏。未名社1928年11月至1929年5月在燕大人手一份的《燕大月刊》上,连续五期刊登整页广告,肯定也给冰心留下了较深印象。

1929年开始,《未名》半月刊成为燕京大学国文学系图书室藏书,或许钱穆、冰心在系图书室见过甚至翻阅过《未名》半月刊呢。“未名社”可能给他们留下过印象,也许还与学生中使用的未名湖名称产生过联想。

未名社最早的办公处:沙滩新开路 5 号(今沙滩南巷5号)笔者摄于2022年9月

钱穆、冰心赞成采用未名湖名称的这次集会,可视为对未名湖的命名活动(研究显示,燕大校方从未对未名湖作过正式命名)。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未名湖是钱穆带头命名的,可能更契合“真相”。

(点击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