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回忆 » 北大旧事

侯仁之先生与北大图书馆

2013-10-28

侯仁之先生自燕大的学生时代起,就经常到图书馆查阅图书资料,进行学术研究,与图书馆结下了不解之缘。侯先生和夫人张玮瑛女士当年就是在燕大图书馆相遇相识的。在95寿辰的庆典上他曾经说过:“我一生最难忘的是燕京大学,其中图书馆更是让我终身难忘的地方。我在燕大、北大的学习和生活都是和图书馆联系在一起的。在我主编《北京历史地图集》期间,图书馆还特辟一间工作室为我提供方便,我真是太感激了。” 侯先生所说的工作室,是指在2000年左右,图书馆为支持侯仁之先生的北京历史地图集编撰团队的工作,特辟一间屋子作为先生及其团队的工作室。

正是基于对图书馆的深厚感情,侯先生决定将其藏书捐赠给图书馆,供北大师生学习研究之用。自2000年以来,侯先生多次向图书馆捐赠图书文献,包括个人中外文藏书、地图、名人手迹、个人手稿等共约3503余件(册)。侯先生捐赠的图书是他几十年来求学和治学道路上的长期积累的个人藏书,尤其是关于历史地理学的收藏,其丰富和精深,见证了侯先生作为这个领域的专家治学的广度和深度。他将珍贵的收藏无偿地捐赠给图书馆的善行义举,是对图书馆的信任和厚爱,也寄托了他对莘莘学子的殷切期望。

图书馆一直以来结合侯先生的生辰纪念日,与环境学院暨北京历史地理研究所侯先生的团队中的唐晓峰教授、岳升阳教授、邓辉教授等密切联系和合作,举办展览和纪念会,宣传侯先生的学术成就,激励年轻学子发奋学习。这些展览和纪念会如下:

1、庆贺侯仁之教授九十华诞(著作图片字画)展(2001);
2、恭贺侯仁之先生95寿辰暨《侯仁之》新书发布会(2005);
3、侯仁之百岁寿辰生平和著作展暨生日纪念会(2011);
4、侯仁之一百零一岁生日纪念会(2012);

不少同学在参观展览之后还抒写了他们的感受,以下摘录2012年12月侯先生101岁展览的留言为例:

1、感谢展览,深受教育! 城环学院后学 张雪飞 2011.12.7
2、每次看到图书馆的展出,顿觉我的生活太水,于是决定下午不再水了。仅供自勉。(未具名)
3、今日瞻仰先生手稿,无不心潮澎湃,我们将继承先生严谨求实的学术态度,坚定前行。 考古文博学院 俞莉娜 2011.12.6
4、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令后学收益非浅!中文系 汪汝会 2011.12.9
5、地理的久远成就历史;人的久远成就传奇。孙壮生 2011.12.9
6、亲身感受先生如此严谨扎实的治学功夫,受益匪浅。哲学系 戴晓芳 翁少龙
7、侯先生一生严谨治学,令晚辈不胜敬仰。晚辈当勤勉治学,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数学物理系,逝雪。
8、外来学子参观北大,观闻侯老之生平事迹,实为人师表之典范,尊师重教之楷模,令我等后生学子无限敬仰! 外来学子
9、未名湖一盏明亮的灯。 中文系进修教师 陈树让 2011.12.8

 

侯仁之先生与夫人在图书馆318阅览室 侯先生不仅重视文献建设和学术传播工作,还身体力行地倡导和支持图书馆和学科之间的互动合作。2000年11月,北大图书馆和台大图书馆曾联合主办北京历史地理讲座,共同邀请侯先生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报告厅为北京大学和台湾大学历史地理专业师生作了“北京市都市发展与变迁”的专题讲座,一连三场,被海峡两岸历史地理学专家誉为经典。此次报告促使图书馆考虑以先进的数字技术支持北京历史地理专业的教学研,建设北京历史地理数据库。这个想法不仅得到了侯先生及其北京历史地理团队的学术支持,而且还得到了香港大学研究基金的资助。2004年,图书馆初步建成了国内首个北京历史地理的全文数据库—北京历史地理数据库。这个集全文资料、地图、图片和影像资料的研究型专题数据库,揭示的是与北京历史地理相关的研究成果和信息资源,涵盖了北京环境变迁、物产资源、经济、政治、建筑、聚落、道路交通、文物古迹、科学技术等,得到了业内专家和师生的高度评价。

2012年底,结合庆祝侯先生的101岁生日,图书馆以侯先生和夫人的赠书为主线并将其生发开来,将生平简介、藏书与治学、藏书故事、藏书题跋、著作书影等丰富内涵编排有序,制作成“仁之玮瑛藏书”特色库,受到了侯先生家人、学生及历史地理学界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

侯先生和北大图书馆的良性互动,体现了图书馆对教学研的深度支持和融入,也反映了院系以图书馆为学术活动的课外延伸,揭示和传递其学术信息和成果的有效举措。而这一切,都得益于侯先生的引领和示范。

斯人已去,书卷留香。其言其行,嘉惠后人。

编辑:M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