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 人物访谈

我和我的家乡——北大教授向勇: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2020-10-27

北京大学青年教授向勇的家乡位于四川省宣汉县白马镇毕城村。4年前,他回到这里将古村老屋修缮变成了一次文化行动,开启了崭新的乡村建设。从此,向家院子变成了“花田间国际乡村创客营地”。在这里,他开设“乡村课堂”吸引了大学生前来支教,还创办了“大巴山花田艺穗节”,用艺术唤醒这座古老的村落。今天的节目,一起去听听向勇讲述他与家乡的故事。

大巴山花田艺穗节发起人、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 向勇:人生就像一条长河一样,中游下游能够奔流不息是因为上游枝繁叶茂。所以家乡的水土就像自己人生经历的源头一样,它在我心目当中的意义越来越重要。

大巴山花田艺穗节发起人、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 向勇:我的家乡是大巴山深处的一个小山村,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白马镇毕城村。我从小在那出生,在那长大,到了发蒙读书的时候才从那个小山村离开。四年前我回到家乡,在自己祖屋翻建的基础之上开始了乡村扶贫的工作,所以就回到了老家。我们是按照一个生活美学理想国这样一个内在的一种价值追求,在打造这个地方。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把它发展起来,同时确实也为全国各地的乡村文创提供一个样板。

大巴山花田艺穗节发起人、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 向勇:今年我们希望把整个花田艺穗节的舞台给到村民朋友们,我们希望以他们为主题,以他们为主角,回应我们坚守的一个原则,就是“乡村动员,地方共生”。

大巴山花田艺穗节发起人、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 向勇:我们请了北京舞蹈学院毕业的几位同学,还包括西安音乐学院的老师,让他们来采风创作、编曲、编剧来培养我们这边的小朋友,花田姐妹们。在这个基础上成立了两个艺术院团,一个是白马少年剧社,一个是白马花田舞团。

四川省宣汉县白马镇毕城村村民 康金华:他告诉我们有一个舞蹈,白马人跳白马人自己的舞,我就特别想跳,就邀请了村民来一起学。就是挺费力的,有川汉子的感觉,要跳出来那种味道。

大巴山花田艺穗节发起人、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 向勇:这是营造的整个村子的一个公共空间,这个桥我们把它命名叫白马幻羽桥,也是一座爱桥。在桥头我们有一幅主题墙绘,桥尾有一幅主题墙绘,分别表现了在我们生活的地方的大巴山巴文化。

四川省宣汉县白马镇毕城村村民 何传书:他们刚开始的时候来做艺绘、墙绘和门绘,大家不愿意、不接受。他们说把我的门搞得花花绿绿不好看,还有说油漆在上面怕门烂掉。最后他下雨天帮我画了两扇门,我一看,哇,这么漂亮,我说那边的那两扇门统统帮我画掉。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大巴山花田艺穗节发起人 向勇:这一次也是发动我们的乡民,拿出了每家每户的绝活。有人做小面,有人做黄泥叫花鸡,有人酿蜂蜜,有人酿果酒。比如这次的脆李酒,家家户户都不一样。这个都是我们的文创团队在今年5月份以后,入户一家一户的动员来的。整个村子现在健在的人印象当中,村子是没有这么热闹的集市出现过的,所以村民们也非常开心。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大巴山花田艺穗节发起人 向勇:从去年我们坚持花田课堂,强调STEAM教学。除了上数学课,也有上科学课、手工课,还有艺术课,英语课,然后他们还要编创一些节目。教育就是像一束光一样,照在一个人的身上,打开他的这种所谓的思维的局限,让他知道一切都是有可能的。

小时候因为我父亲在城里工作,我和我母亲在乡下生活。母亲她劳作特别辛苦,很早就去种地到晚上很晚才回来。我那时候两三岁,中午要吃饭的时候,我就到旁边的邻居家吃。人和人之间感情的这种自然亲密程度,对我影响很大。

四年前有了这个营地,每一次飞机缓缓降落的时候,看到我们大巴山那一带的这种地理风貌,心里面这种兴奋,说不出的那种感动就会油然而生。

上大学到了北京,在北京大学接受教育,后来出国,又回到北大教书工作。那个时候觉得乡村反正也回不去了,觉得这个地方没什么让自己牵挂的。但是随着自己年龄的增大,尤其是这几年,不管是国家在倡导乡村振兴,还是说自己也开始关注文创对于乡村的意义,所以四年前我自己就回到家乡。这一去一回,走出了大半个世界的经历。通过文化艺术来帮助家乡,走出一条脱贫致富的道路,其实对自己来说也是在寻求自己内心的一个精神的回归。

乡村风貌已经没有了,但它又是乡村,它没有城镇化,这些乡村应该是90%以上这样的。所以把这种最特殊又最普通的乡村,我们能够走出一条路来,我觉得这也是一个知识分子践行社会责任。

今年我43岁,也过了不惑之年,随着过去4年走近家乡,用艺术文化创业的方式,去赋能家乡。他们有人在说你这教授下乡,我说我是教授返乡。一个知识分子,他总是要做一点事情。中国传统儒家有一句话叫“内圣外王”,或者说王阳明有一句话叫“致良知”。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就是我们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我觉得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对知识分子的要求,也是一种检验。

向勇带领团队通过当代艺术手段介入乡村建设,慰藉现代人的乡愁。而这种创新的艺术乡建方式,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带动了当地村民脱贫致富。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这些努力,使得许多在外漂泊的游子既去得了远方,也回得去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