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西安北京大学校友举办2025年迎新座谈会,以“承燕园新思,汇长安古韵”为主题,新老校友欢聚一堂,以掌声与欢笑筑起心灵桥梁。

陕西省劳模工匠协会会长兰新哲,西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范九利,西安北京大学校友会会长、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副教授王建良、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杨彬、荣誉副会长苏联菊,副会长王翊、王蓓、文化传媒分会会长李郁等70余位新老校友出席活动,活动由李静茹校友主持。

活动伊始,当《燕园情》旋律响起,全场肃立齐唱,歌声承载着代代相传的燕园精神!

兰新哲以柿树为喻发表致辞。他精妙阐释道:柿树须嫁接于软枣砧木方能结出丰润果实,这一自然哲理寄托着对来陕校友的期许——期望众人如柿树般深植古都西安的沃土,茁壮成长。面对人工智能的时代浪潮,兰会长强调需将“新质生产力”转化为发展动能,推动学术积淀与社会需求的创造性融合。致辞尾声,他以“事事如意”祝福新校友,期盼大家在三秦大地再创辉煌。

范九利以学长身份,深情回溯自身从政府机关到高等学府的跨界职业生涯,坦言这段经历深化了对人生发展的体悟。他对新校友提出三重嘱托:其一,紧跟时代浪潮精进专业,深度融合所学与社会需求;其二,以“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担当精神履职尽责,实现事业与家庭的和谐发展;其三,传承北大精神,以知行合一践行社会责任。他特别强调“齐家”的基石作用,谆谆告诫道:“提升专业能力时,尤须夯实家庭根基。唯有经营好家庭这艘人生航船,方能在各领域施展抱负。”

王建良郑重承诺:校友会将持续构建全方位支持体系,护航各领域校友成长。他寄语新校友:“需以磐石之坚韧守住人生底线,方能获得真正自由。”这份底线意识,既是立身之本的“压舱石”,更是实现专业精进向社会贡献升华的关键枢纽。他期盼新一代北大人内化底线思维,在时代洪流中开拓创新且行稳致远,最终达成个人价值与社会贡献的同频共振。

杨彬欢迎了新校友加入大家庭,并向在场新老校友介绍了西安北京大学校友会整体情况,他先回溯了校友会发展脉络:自1984年陕西北京大学校友会初建,至2001年正式注册在西安市民政局登记注册为“西安北京大学校友会”,迄今已形成完善组织架构。他详述三千余会员规模、理事会组成、历任会长及品牌活动,强调校友会始终是校友的坚实后盾与职业发展平台。致辞收尾,他引李白诗句激励全场“愿诸位持守燕园初心,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在温馨热烈的迎新现场,三位2025届新来陕校友依次登台分享燕园记忆与人生新篇:数学科学学院2025届本科生吴尧天以数理逻辑的缜密思维,畅谈未名湖畔求学感悟如何转化为执教讲台的智慧结晶;深圳研究生院环境科学专业王佳媛以青山绿水的理想情怀,讲述从实验室研究到交通生态建设的使命传承;医学部口腔医学院崔馨雨则秉持医者仁心的温度,分享北大医学精神在临床实践中的闪光应用。
西安北京大学校友会青年分会副会长韩煜热情地介绍了青年分会的相关情况,分会过去两年开展了十余次企业参访、沙龙讲堂等特色活动,校友们一致称赞这些活动构筑了新老校友的沟通桥梁,为来陕工作的校友提供了发展支撑与交友平台。

文化传媒分会会长李郁深情分享了自己的人生坚守历程。当“走进北大门,一生北大人”的话语道出全场心声时,他从天分与机遇的辩证关系展开阐述,探讨谦虚与自信的平衡之道,分享自我价值实现的探索过程,剖析能力与压力的博弈智慧,最终升华至退场与坚守的人生抉择。这些深刻感悟如涓涓细流浸润全场,当“有限人生,无限北大”的结语铿锵落地,经久不息的掌声将活动气氛推向高潮。

随后,现场30余位新生依次自我介绍,一张张青春洋溢的面庞展现着新时代北大人的风采。

文艺演出环节再次提升现场氛围——郑永哲的独唱《缘分的天空》如清泉流淌,唱响同窗情谊;西安北京大学校友会艺术团磅礴演绎的《壮美延安》震撼人心;王翊的《我爱你中国》激荡澎湃尽显爱国情怀;当《走向复兴》的激昂旋律响起,全场校友自发齐声合唱,如浪潮声将气氛燃至顶点。

演出结束后,新老校友共进晚餐。温暖灯光下,众人举杯畅叙,觥筹交错间延续着未尽的情谊。这场以心声相印、以歌声共鸣的迎新盛会,最终圆满书写了“一生北大人”的崭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