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毕业季

洛籍新燕启新程,校友护航意绵长——北大洛阳校友会送新座谈会举办

来源:北京大学洛阳校友会 时间:2025-08-15

8月10日,北京大学洛阳校友会 “洛籍新燕・校友护航” 送新座谈会在洛阳举行,为 4 名即将踏入燕园的洛阳新生铺就温暖启航路。据悉,北大洛阳校友会“送新”活动已持续14年。

满堂情暖:十四载传统里的 “新意与心意”

“把校友情与成长力传到年轻一代手上。” 洛阳校友会名誉副会长史新伟的开场语,拉开了座谈会序幕。

座谈会上,洛阳校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晓鹏细数活动亮点:既有选调生现场传经、企业家支招解惑的“常规动作”,更有全场为新生手写贺卡的 “暖心新招”。一笔一画间的牵挂,让新生提前感受到 “北大大家庭” 的温度。刘晓鹏以校友 “从北林逆袭北大博士”的励志故事鼓劲:“带着洛阳的底气闯燕园,未来让家乡因你们更亮!” 洛阳市招生考试中心高招科科长高冰南也为新生点赞:“你们是洛阳教育的金名片,这份佳绩背后是全城托举的力量。”

爱心接力:故土馈赠托举梦想

爱心企业家陈先生为新生一一送上助学金,这份坚持多年的支持早已成为新燕与故土的默契。河南三建董事长李先生捐赠平板电脑,笑称“助你们在知识海洋里精准导航”。此外,校友会定制的“燕园逐梦、洛水思源”礼盒与致中学的致谢锦旗,每件礼物都裹着对学子 “不忘来路、逐梦远方” 的期许。

心声共鸣:成长路上的温暖回响

“被热情包围,前路不再孤单。” 新生张高岩道出共同心声。王梓童感受着“大家庭的温暖”,郭奕嘉因座谈会“吹散迷茫”,李添怡则笃定“要为洛阳发展贡献力量”。

参会的四位中学校长依次发言,虽风格各异却同样饱含对学子的期许与教育的热忱。他们肯定新生们凭借天赋与勤勉敲开燕园大门的亮眼表现,强调这背后是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成果;分享了各校在拔尖人才培养中“因材施教、厚植根基”的办学理念,不约而同提到“不唯分数重成长”的教育追求,感谢校友会为学子搭建起从中学到大学的衔接桥梁,承诺将持续深耕教育沃土,为更多河洛学子铺就逐梦之路。

家长代表也红着眼眶直言,活动像场“及时雨",解了孩子对大学生活的困惑,更让全家感受到夏日骄阳般的温暖。

三程传薪:笔墨间的成长接力

校友分享环节干货满满。吴晓昊博士的“尊重、引领、责任”三言,王龙刚博士“燕园处处有师”的提醒,赵杏师姐以文物局工作体悟诠释的“向下扎根”,句句都是过来人的真心经验。

C86E5

“三程传薪・信笺递暖” 结对仪式成为全场焦点。选调生、2025 级新生与洛阳高一学子围坐提笔,在明信片上写下寄语:选调生把燕园生活的避坑指南、成长心法写给即将入学的新生;新生则将备战高考的心得、对未来的展望,留给正处高中关键期的学弟学妹。同场提笔、当面结对,藏着“前辈带后辈、后生励来者”的传承——选调生为新生护航燕园路,新生未来反哺家乡时,再将这份力量传递给更年轻的河洛学子,让成长的接力在笔墨间悄然延续。

后盾如磐:各方护航盼 “归燕反哺”

“无论何时,招生组永远是你们的后盾。” 北大河南招生组组长李平原博士的承诺恳切有力,他更强调 “学长学姐的接力帮扶是最直接的力量”,期待新生未来成为学弟学妹的引路人。

4E50B

地方政府部门的 “诚意礼包” 同样暖心。洛阳市社科联副主席吴颖华鼓励学子“深耕学术不忘河洛根脉”;市民政局明确建立动态关怀机制,开通家庭困境“绿色通道”;市教育局提及“教育强市”建设每年释放5万余个优质岗位,盼学子归乡施展才华;团市委带来 “青年礼包”,含 15 天免费住宿、最高每月2000元生活补贴;市委组织部详解引才政策,从奖励补贴到创业扶持,传递 “家乡盼你归、助你成” 的热忱。

燕洛情深:薪火相传共赴远方


洛阳校友会会长郭引强以1974年入学北大的往事作结,更以“大师兄”的身份叮嘱几位小学弟:“既要在燕园的星光里保持韧劲,更要记着洛阳的根。归来时,带一身本领,也做家乡的‘文化使者’。”

终场时,康乃馨敬师长,向日葵赠知音。镜头定格的不仅是 4 名新燕启程的温暖瞬间,更定格了一份跨越山海的约定:从燕园到洛城,校友情结与河洛文脉交织的守护,正托举着年轻一代向远方翱翔,让故乡与燕园的联结在代代接力中愈发深厚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