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梁,1993-1997年就读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获学士学位;2004-2006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任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圆满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经济大省要挑大梁。江苏要把握好挑大梁的着力点,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们倍感温暖、备受鼓舞、倍加振奋。”张国梁表示,江苏自然资源系统将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以实际行动支撑江苏打头阵、勇争先、走在前、作示范,以新的发展实绩为经济大省挑大梁贡献自然资源力量。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以占全国1%的陆域面积和6%的人口,创造了10%以上的经济总量,江苏既是发展热土,也是科技创新热土,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如何为江苏科技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张国梁表示,自然资源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江苏自然资源系统积极顺应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趋势,紧紧扭住重大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持续深入开展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护航行动,切实提高要素配置精准性和利用效率,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支撑。
过去一年,江苏自然资源系统紧紧围绕“争当服务保障江苏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目标,聚焦保障发展、聚力保护资源,交出了一份走在前、作示范的答卷:出台实施自然资源要素保障“19条”政策措施,实行用地用林合并审批,支撑服务重大项目加快落地建设。
张国梁认为,江苏自然资源系统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关键是要找准要素供需之间的平衡点、着力点、发力点,实现从被动保障向主动引领、精准保障转变。
在空间引领方面,统筹全省“一带两极三圈多点”创新格局,加强区域空间协同,强化规划传导落实,科学布局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发展空间。持续推进产业园用地结构和布局优化,推动城镇开发边界外产业园逐步向城镇开发边界内集聚,促进生产空间集中布局,配套设施共建共享,优势产业集聚发展。
在要素保障方面,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确保重大项目“应保尽保”“应保快保”。深化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更加注重适应性和差异化,创新土地要素配置方式,强化“标准地”供给,推动“产业上楼”,支持土地混合利用和用途合理转换,探索产业链用地整体供应,支撑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在数据赋能方面,聚焦测绘地理信息这一新型生产要素和战略性数据资源,推动产品表达从二维向三维转变,产品覆盖从陆地表面向海洋、水下、地下等方面延伸,产品应用与新经济形态深度融合,全方位推动地理空间数据发挥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