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新闻

“北大培文杯”2014-2015年度北京大学剧星风采大赛决赛落幕

来源:校团委 学生会 时间:2015-05-29

由共青团北京大学委员会指导、北京大学学生会主办的“北大培文杯”2014-2015年度北京大学剧星风采大赛决赛于2015年5月25日晚在新清华学堂拉开帷幕。

比赛现场

比赛现场

作为北京大学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剧星风采大赛今年迎来十周年庆典,它一直是传播北大乃至中国高校戏剧文化的重要平台。十年一剑,北大戏剧精神的传承随着本届剧星风采大赛的结束圆了一个十年的梦,同时又开启了下一个令人期待的十年。一路走来,从仲秋至盛夏,从初赛到复赛,最终,四个剧组带着他们精心准备的剧目登上了决赛的舞台。

本次大赛邀请到的评委,有旧友也有新朋,他们是: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副所长、中国话剧理论与历史研究会副会长宋宝珍,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李龙吟,著名戏剧评论家、青年编剧梧桐,中国第六代导演宁敬武,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副会长羊驰,著名导演、编剧孙小茹,戏剧研究者陶庆梅,著名编剧和剧评人林蔚然,国家大剧院剧目制作部副部长关渤以及旅游卫视女主播雷悦。北京大学团委副书记张莉鑫、清华大学团委副书记贾曦也到场观看了比赛。此外,北大培文也为比赛提供了大力支持。

当晚六点三十分,本年度北京大学剧星风采大赛决赛正式开始。本届大赛邀请徐鸣涧老师谱曲、制作了剧星十年主题曲《一刻十年》,北大校友刘苗苗优美动听的歌声拉开了这场话剧盛宴的序幕。

第一个剧目是希尔瑞斯剧组带来的原创剧目《疯月亮》。故事发生在精神病院,此时病人们正以前所未有的“正常”投入到医院大型文艺汇演暨病人精神恢复情况汇报表彰活动中。该剧通过这个发生在一群精神病患者间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去表达当下人们在规则和教条之外的勇敢与宽容。何谓生活?大概就像一座围城,很多人想出去,又有很多人想进来。人生应该何去何从?自己究竟是个渴望回归正常世界的疯子,还是向往疯狂生活的正常人,这可能不只是精神病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疯月亮》剧照

《疯月亮》剧照

接下来出场的石舫春秋剧组则为我们带来一个超现实话剧《寻剑》。故事当中,一叶舟,两个人,6789+1+1把剑。为一个“刻舟求剑的奇迹”,财大气粗的张老爷和仆人小三在河上渡了六千多来回,经历两千载春秋。从战国乱世到明朝再到民国,各色人物粉墨登场,揭开一场荒诞不经的闹剧。剧情看似滑稽,却引人深思,如何理解千年寻剑的主题,想必每一位观众在心中都会有不同的答案。

《寻剑》剧照

《寻剑》剧照

随后,Tom&Jerry剧组的原创古装剧《鼠猫》,则将观众们一跃带回了北宋汴梁故城。包拯时任开封府府尹,得南侠展昭为护卫,赐号御猫。此举激怒锦毛鼠白玉堂,就此结怨。江湖风波起,朝中亦生变。襄阳王一心谋反,皇帝束手无策。万事如奔马,不知何处是归途。而最后一切阴谋和机关算尽,只剩御猫一人独酌酒醉,一梦醉回汴梁,仿佛东京梦华仍在,那时猫鼠二人初见。江湖天下,侠骨衷肠。舞台上,演员们潇洒意气的演出,将江湖中的无情无悔、有奸有义,将英雄间的惺惺相惜演绎得酣畅淋漓,让观众看完恍若汴梁一梦。

《鼠猫》剧照

《鼠猫》剧照

最后压轴的是国际观戏剧组的校园原创剧目《过了就毕业》。该剧组是剧星历史上演员人数最多的剧组,其演职员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大四毕业生组成。故事围绕的是他们大学四年的最后一门课,这门课过了,就毕业了。而舞台上演绎的是他们大学四年的最后一场戏,这场戏过了,就毕业了。无论悔与不悔,大学都不可能再重新来过,可能伤感可能无奈,但更多的想必是对逝去美好时光的依恋与不舍。

《过了就毕业》剧照

《过了就毕业》剧照

最后,到场评委老师对今晚的整场演出进行点评,他们表示在北大的戏剧舞台上看到四个题材不同、形式相异的优秀剧目给他们带来了难忘的观剧感受,而剧目的深刻性和专业性又给予他们巨大的震撼,他们为北大校园戏剧的发展欣慰,十分期待北大校园戏剧的未来。

最终,国际观戏剧组《过了就毕业》博得头筹,Tom&Jerry剧组《鼠猫》夺得亚军,此外,大赛还评选出了最佳男主角、男配角,最佳女主角、女配角,最佳舞台效果,最佳原创编剧,最佳导演等奖项。

冠军组合照

冠军组合照

当“生活凝聚,非你不星”的口号再一次响起,也意味着第十年的剧星比赛在此刻落幕。剧星十年,决赛的落幕是一段记忆的节点而非终点,新的十年星途业已起航。北大剧星风采大赛将为大家带来更多天马行空又发人深省的精彩剧目,明年剧星,我们再续前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