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北京大学福建校友会博雅讲堂第五十五讲:易学科普与实战交流

来源:北京大学福建校友会 时间:2024-02-29

2024年2月25日,北京大学福建校友会博雅讲堂第五十五讲《易学科普与实战交流》福州北大人之家隆重开讲。主讲嘉宾文介系北大物理系校友,现任浙江省北京大学校友会副秘书长、九三学社浙江省文教专委会委员、九三学社浙江省技术经济基层委委员。讲座由法学院校友陈思宇主持。

在热烈的掌声中,文介首先从“易”的造字入手,说明了天地人和、知行合一、易学规律。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易经》从萌发、产生到成熟经历了伏羲、文王、孔子的漫长历程,即:伏羲画八卦,文王演周易、作卦爻辞,孔子撰《易传》发挥易学精义。自班固《汉书·艺文志》以来,被习称为“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即:上古伏羲、中古文王、近古孔子。

接着,文介简要阐述了易学概念内涵:基于事实归纳事物为天地人三才;发表观点总结规律为简变互三易;探讨意义造福世人的福禄寿三星。将事实与观点作为道法的基础理论,将意义作为器术的技术应用。易学的道法有三理:符合三才的道理,符合三易的易理,以及易道推导的符合六爻的爻理。

易学的器术有五术:命理之术、科研之术、医药之术、天地人相之术、卜算之术。五术的本质是为服务人的福禄寿。八卦卦象是上古圣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于身,远取于物,对整个自然界变化规律进行总汇而成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随后,文介重点介绍了天地人和、无中生有之道,将校友们感兴趣及容易误解的相关书籍进行释疑。比如三部《易经》:连山:人与自然和谐;归藏:人与自身和谐;周易:人与人和谐;又比如《河图》之河为星河,并非洛河等。并通过观看日晷形成太极图的短片,阐述节气与太极图的关系,易理、太极、八卦之间的关系;阐述道理与易理通过结绳记事产生六爻存在的层次机理,以及与现代科学的对应关系。

易学思想文化是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潮、主干、主旋律。《易经》历来被誉为群经之首、三玄之冠、大道之源,以易学为根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得以丰厚滋养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源泉。其中蕴含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激励、启迪着一代代国人开物成务,自强不息,见微知著,与时偕行。

讲座结束后,北京大学福建校友会副会长童建炫代表福建校友会向文介校友赠送了纪念品。

点击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