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世界很大,燕园是家——致2025届毕业生的一封信

来源:北京大学校友会 时间:2025-07-08

亲爱的2025届毕业生,各位“新校友”:

在燕园,时光的流转似乎有着自己的尺度。无论你在这里度过了四年还是更久,当离别的风终于将你轻轻推出校门,你依然是那个我们初见时,眼中闪烁着光芒的少年。这个七月真正的含义,或许需要很多年来慢慢浮现。从此,燕园不再是地图上的一个坐标,它将化为你内心的风景,在你往后的人生中,随处可见。谢冕先生曾说,北大是一座永远的校园,“一旦走进去,就再也走不出来了”。你们不是离开了燕园,而是将燕园带去了远方。将图书馆彻夜的灯火,带进了每一个需要沉潜的深夜;将未名湖冰面上的滑痕,带进了每一次一往无前的奋勇;将先生们在课堂上的片语箴言,带进了每一个需要抉择的人生路口。2025年,是一个坐标。恰逢国家“十四五”规划收官,你们也学成圆满、即将奔赴四方。数载光阴,你们的个人成长,与国家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同频共振。当人工智能的浪潮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知识的范式,“新质生产力”飞速崛起,你们也将置身于这一变革之中,以自己的方式推动它的发展。你们的青春,因此与一个伟大的时代紧密相连。请允许我们,代表遍布全球的“家人”,由衷地道一声:祝贺毕业,欢迎回家!

北大校友”四个字,从来不是一份用以炫耀的标签,而是一份内置于心的责任感。它不要求我们永远“高歌猛进”,但愿你无论顺逆,都能葆有内心的从容与澄澈;它不强求我们时刻“力挽狂澜”,但愿你在无人看见的角落,也能守住底线,无愧于心。它鞭策我们,既要有“常为新”的锐气,也要有“甘坐冷板凳”的定力;既要有“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的开阔,也要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担当,更要有投身于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的格局与抱负。

而这份责任,你们并非孤身一人去承担。

你的前路,有光;你的身后,有我们。

“我们”,是那个在异国他乡的机场,看到你卫衣上的“PKU”字样而主动上前来打招呼的师兄;“我们”,是那个在你求职困惑时,愿意为你指点迷津的师姐;“我们”,是散落在世界各个角落的星辰,因为共望过燕园的月光,而汇聚成了一片璀璨的星空。

北京大学校友会,是这片星空的守望者与连接者。我们努力维系的,是一个家,一个港湾,一个永不打烊的树洞和灯塔。从今天起,无论你未来身在何方,无论你从事何种职业,这个家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你们最坚实的后盾与最热忱的同路人

亲爱的同学们,亲爱的校友们,愿你们带上在北大涵养的学识、胆识与见识,勇敢地去往祖国最需要你们的广阔天地,奔赴你们心之所向的山与海。爱具体的人,做具体的事,去创造一个属于你们的、更美好的世界。

毕业不是终场,而是序章;不是离别,而是更宏大的团聚的开始。往后的人生,当你们春风得意,誉满高楼,欢迎回到燕园,在未名湖的波光里,重新回望自己那颗澄澈的初心;当你们身处风雨,步履维艰,回到博雅塔的注视下,这里的一草一木,都会给予你从容的静气与再次出征的勇气。

从今天起,“北大校友”四个字将永远与你们的名字同在。这是荣耀,更是一生求索的征途。

从此燕园在心,前路山海可平。

再次欢迎你们,我们最年轻的家人!期待在未来的某一天,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我们微笑着相遇,道一声:

你好,北大人!”

北京大学校友会

二〇二五年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