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2021年10月26日,大连市北京大学校友联谊会在大连香原溪实业公司举办了诗歌朗诵会。
郭世涛会长主持会议。他在开场发言中说:“1936年10月22日,三大主力红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从1934年到1936年历时两年,一个年轻的政党带领一支年轻的军队完成了一次史无前例的远征。85年过去了,我们不会忘记这部气吞山河的英雄史诗,更不会忘记每一位英勇无畏的红军战士。”
大连香原溪实业公司晁文斌总经理致词,代表公司欢迎大家的到来,希望长征精神代代相传。

大连市人大退休干部刘志辉朗诵了毛主席词两首《忆秦娥·娄山关》和《沁园春·雪》,接着他讲述道:“这一路艰苦卓绝,红军征服了连绵雪山,穿越了沼泽草地,跨过了大江大河,纵横十余省,最远行程二万五千里。这一路气壮山河,他们经历近600次重要战役战斗,十余万英烈牺牲。这一路英勇顽强,血战湘江、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腊子口战役……他们一次次与敌人交锋,粉碎上百万敌军围追堵截。”
大连海军舰艇学院岑万洪教授朗诵了他创作的两首诗《长征精神代代传》和《水兵的生活》。
长征精神代代传
长征精神代代传,华夏大地换新颜。物阜民丰群众乐,山清水秀百花鲜。
神舟太空忙探索,舰队远海苦训练。百年目标扛在肩,攻关夺嗌再加鞭。
水兵的生活
没有人告诉我,什么是水兵的生活。
登上战舰,我读懂了他们的寂寞。
白天,他们与海鸥结伴而行,
夜晚,他们遥望城市的七彩灯火。
岛屿,点缀他们的视野,
灯塔,在他们心中闪烁。
没有人告诉我,什么是水兵的生活。
登上战舰,我读懂了他们的快乐。
海风,送来了远方的问候。
海浪,传来了亲人的诉说。
起航,迎接汹涌的波浪。
抛锚,醉看晚霞如火。
没有人告诉我,什么是水兵的生活。
登上战舰,我读懂了他们的收获。
苦痛,随海风一晃而过。
坚强,他们在风浪中高声唱歌。
幸福,在嘴角永远停泊。
忠诚,他们融入移动的国土,
心向祖国。

獐子岛渔业集团原副总裁孙颖士校友朗诵了他创作的诗。

这个世界很大
这个世界很大
南极,北极,好望角,夏威夷
这遥远而永恒的距离
失落了多少交往,隔断了多少友谊
这个世界很大
那黑头发,红头发,黄头发
亲切而陌生的语言
限制着思想的沟通,阻碍感情的抒发
这个世界很大
牛津,剑桥,复旦,清华
这炽热而澎湃的梦想
寄托了多少希望,聚集了多少学霸
然而,在这大千的世界
我们在北大共同拥有一个神圣的家
从此,无论你走到天涯海角
彼此都有无穷无尽的牵挂
是才智开启了事业
是燕园升华了友谊
让我们北大的相逢
化成永恒的记忆
原39军政治部主任贾瑞珍校友创作了一幅对联和一首词《江城子·长征胜利85周年》。
江城子•长征胜利85周年
征途初上路茫茫。缺钢枪,少军粮。此番转战,不定走多长。突破重重封锁线,多少血,洒湘江。
时来遵义放霞光。纽乾纲,正迷航。千山万水,越过慨而慷。共富长征新跨跃,瞻胜境,更辉煌。
大连理工大学郑斯宁教授用俄语和汉语朗诵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片段和诗人贺敬之的《雷锋之歌》片段。退休干部周连云演唱了毛主席诗词谱写的歌曲《西江月·井冈山》,大连化物所李同信研究员演唱了京剧《凤还巢》选段。
辽宁师范大学胡振开教授讲起红军四渡赤水的故事,战士用茅台酒为伤员擦伤口,挽救了生命,茅台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大连港退休干部张泽显回忆起当年斯诺墓在北大落成,周总理出席了仪式,给国际政治系的同学讲长征故事。大连管理干部学院退休干部刘树海老师为大家摄影,留下了宝贵的瞬间。
最后大家一起朗诵了毛主席的《七律·长征》。正是在长征路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这是我们党和革命事业转危为安、不断打开新局面最重要的保证。我们党的领导集体,是从遵义会议开始逐步形成的。长征胜利是党的坚强领导的胜利。

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当我们站在建党百年这一重要时间节点,再次翻开长征这本历史教科书,会对那一段伟大远征留下的历史启示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今天,纪念长征的伟大胜利!今天,致敬每一位英勇的战士!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砥砺前行,走好眼下的每一步,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告慰!
点击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