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西南联大精神、北大历史文化、“五四运动”精神和赓续红色血脉,近日,云南省北京大学校友会(以下简称“云南北大校友会”)积极参与由云南省自然资源厅、云南省委组织部、云南省委宣传部等9个部门联合发起的“干部规划家乡行动”的倡议,为云南规划家乡建言献策。
云南省北京大学校友会利用微信群等平台组织校友,针对“干部规划家乡行动”涉及的多方面问题进行热烈讨论,为做好规划家乡行动建言献策。
云南北大校友会会长马军指出,“规划家乡一方面要吃透文件精神,认真学习云南省自然资源厅等9部门联合发出的《关于开展“干部规划家乡行动”的通知》文件,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精神,强化理论武装;另一方面要深入调查研究实际情况,一个地方的发展必须遵循其特性和规则,不是人云亦云。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参与规划家乡,提出具有针对性可能行的方案。”
校友吴践志认为,云南省开展的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可以学习借鉴江浙一带的经验,要充分发挥专家在规划家乡中的作用,避免出现不专业甚至不切实际的规划。有校友表示,“干部规划家乡行动”运用干部在家乡的影响力来带动当地群众解决一些当前存在发展产业难等问题,同时在具体落实上,要让干部明确自身定位,不越俎代庖。
校友王生云积极响应倡议号召,认真学习政策文件精神,主动联系家乡镇沅县木厂村“村两委”,积极联络本村在外干部,建立一个35人的“木厂村规划家乡微信群”,展开关于产业发展,乡风文明建设方面的研讨,多次回村开展调研座谈,积极开展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的活动。邀请财政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博士、“特色小寨”提出者田隆斌博士到镇沅县调研,为木厂村产业发展建言献策。事迹被学习强国、中国新闻网、中国自然资源报、云南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
木厂村是一个处在云贵高原哀牢山区的拉祜族支系苦聪人山村。这是一个曾经获得过两个共和国总理批示的地方,一次是2005年底时任温家宝总理对苦聪人专项批示,二是2021年11月,李克强总理对哀牢山救援的批示。木厂村有独特的优势,一是苦聪人文化;二是哀牢山的人文历史故事;三是茶叶、核桃等产业基础良好。另外,木厂村人才基础良好,目前在读的大学生有45人,加上已毕业的,从这里走出上百人大学生,其中有博士1人,硕士3人。木厂村委会每年春节开展“返乡大学生慰问座谈会”。
云南省北京大学校友会将一如既往团结和号召全体云南北大人和校友企业在云南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再接再厉和建功立业,积极支持校友做好规划家乡等各项事业。比如,将木厂村作为云南省北京大学校友会促进乡村振兴联系点,结合当地实际和云南北大校友会人才优势,开展产业发展调研活动,助力哀牢山片区产业兴旺;进行创新创业辅导,吸引人才回乡创业发展,助力实现人才振兴;结合哀牢山人文故事和千家寨大爷茶文化,助力打造苦聪文化品牌,实现文化振兴。
点击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