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两会】张劲委员:提升政府投资基金集中度 促进产融深度结合

2019-03-26

本报记者 陈嘉玲 郑利鹏 北京报道

“十三五”规划(2016-2020)提出“发挥财政资金撬动功能,创新融资方式,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作为一种创新的金融服务,政府投资基金已成为促进产融结合的重要桥梁。

全国政协委员、雪松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劲在全国两会前夕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过去十余年,我国政府投资基金高速发展,但在数量与规模全面井喷的背后,政府投资基金政策性目标与市场化需求频频脱节,部分基金深陷“募不进来,投不出去”的两难困境。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项目资源与基金规模不匹配,基金结存现象严重。一方面,社会化募资额难以达到预期,甚至有部分政府投资基金由于社会化募资不够而夭折,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即使募资成功,由于项目资源有限,政府投资基金在标的选择和决策流程上又相对谨慎,实际投放速度缓慢,资金结存情况突出。

二是政策性与市场化两个目标难以平衡。政府投资基金的目的是发挥政策引导作用,但社会资本参与基金目的是获取一定收益甚至是高收益。因此在基金运作过程中,政策引导和市场目标常常难以兼顾。部分基金为了发挥杠杆撬动作用,在投资区域、投资范围、投资方式、期限、融资利率、决策机制等设置上,与市场严重脱节,真正实现初始目的的政府基金少之又少。

三是基金同质化、碎片化现象突出,未形成政策合力。不仅国家层面成立了各种大型引导基金,各级地方政府也纷纷加入,并已延伸至市区甚至县镇一级。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多数基金都是各自运行,体系分散,且区域壁垒森严。即便在同一区域内,还存在因主管部门不同而信息不能共享、相互打架的情况,基金之间难以形成合力。

张劲建议,借鉴以色列、新加坡等国政府投资基金成功实践,进一步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的战略引领作用。

一要加快建立统筹协调机制,推进基金布局适度集中化。政府投资基金的作用在于整合社会资源实现政策目标,要推动建立统筹协调机制,避免资金使用碎片化。能力、条件和经验不足的基层政府,不必勉强单独设立政府投资基金,而应先参与到省、市级政府投资基金。由省、市级政府整合财政资金,对接市场资源,在全省、全市范围内推进基金市场化运作,从而实现金融资源获取以及宏观调控能力的整合。

二要避免“撒胡椒面”,集中资源强化协同,支持重点行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强化产业聚焦,重点支持外部性、基础性、战略性特征明显的产业领域,并从中选择行业龙头支持其做大做强。在此过程中,建议适当放开投资区域的限制、调整不切实际的杠杆比例要求,同时统筹考虑当地产业政策、财政税收政策等,通过形成合力实现既定引导目标。

三要构建基于长期目标的考核体系。政府基金评价指标应兼顾政策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关注社会满意度和企业满意度,对基金进行事前、事中、事后评价。事前指标着重对设定政策目标、选择管理机构等情况进行考核,事中指标主要考察市场化、专业化管理程度以及运作的合规性等,事后指标则主要从资本退出的角度进行考核,重点考核项目完成情况、政策目标实现情况以及经济效益等。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定比例的容错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