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两会】汪利民委员:共创美好生活需各方广泛参与

2019-03-25

本报讯(记者张晓娜) “激发人们心底深处的情怀,高调的口号有时于事无补,不妨从控烟禁烟、垃圾分类和志愿者服务三个具体的社会生活问题着手,搭起向善向上的阶梯。”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汪利民建议尽快制定有关志愿服务、控烟禁烟和垃圾分类三部法律,以法律的刚性规范,唤醒公众的道德自觉,共创美好生活。

众所周知,我国的“控烟禁烟”效果并不理想,虽然部分城市陆续出台控烟禁烟规定,公共场所、禁烟标志前,依旧有众多吞云吐雾者;“垃圾分类”推行缓慢,公众积极性不高,甚至已经分类的垃圾被混合收集的情况时有发生,面对严峻的环境压力,大量可回收资源却继续成为环境的负担;“志愿服务”参与度低,只有不到10%的人口注册参与志愿服务,远低于发达国家50%左右的人口注册率,“救不救”“扶不扶”的议论日益冲击人心的底线。

针对这种现状,汪利民认为,应尽快制定有关志愿服务、控烟禁烟和垃圾分类三部法律,除了刚性法律规范外,汪利民认为,公共场所控烟禁烟可以锻炼自我克制,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有利于践行社会责任,志愿者服务更是传递友善信任重要途径。

“家是每个公民的国,国是千万公民共同的家。”为此,汪利民提出四点建议。第一,国家层面加快立法,尽快制定有关志愿服务、控烟禁烟和垃圾分类三部法律;第二,志愿服务、控烟禁烟、垃圾分类都具有公益性,需要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第三,社会组织广泛参与,鼓励社会公众通过加入志愿服务等公益组织,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美好生活的良好氛围;第四,引导公众主动践行社会责任,从我做起,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