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 人物访谈

人物 | 陈均:“北京大学与昆曲”琐谈

2017-06-08

校友简介:

微信图片_20170608105107

陈均,200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现任教于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编订朱英诞、穆儒丐、顾随等作家和学者的作品及京昆史料文献多种,及《诗歌北大》《小说北大》等。出版有专著《中国新诗批评观念之建构》《昆曲的声与色》《京都聆曲录》系列、昆曲艺术家评传《仙乐缥缈:李淑君评传》《义兼崇雅终朝采兰:丛兆桓评传》及诗集《亮光集》、小说《亨亨的奇妙旅程》等。

说起“北京大学与昆曲”,应是渊源甚早,亦甚深。北京大学可算是中国最早接触昆曲,并施以昆曲教育的大学之一。1917年9月,吴梅应蔡元培之聘,以上海一中学教员之身份,至北京大学教授“古乐曲”,吴梅于国文研究所教授“文学史”“词曲”等课程,也在学生社团音乐研究会中授曲。后蔡元培有意改组音乐研究会,为其施行美育之实验,并由校方聘任导师,遂聘客居京城的曲家赵子敬为音乐研究会昆曲组之导师,再加上时任北大校医、后为考古学家的陈万里亦授曲,每周皆有固定拍曲场所和拍曲时间,并参加当时流行的游艺会。如在一次演奏大会的节目单里,有风琴、提亲、古琴、舞蹈、唱歌等,昆曲则有两次,录入下:上半场有《定情、絮阁》,由昆曲组导师及会员演唱,下半场为《痴梦、活捉、访素》,由赵子敬、陈万里、程龙骧演唱。彼时此类活动甚多,一时蔚为壮观,著名学者如任二北、俞平伯等都曾在此习曲。后来成为著名戏曲学者的钱南扬,也有带“二师”到北大上学的逸闻,“二师”即是厨师和笛师。

微信图片_20170608105110

蔡元培先生亦留有佳话传世,如称《尼姑思凡》为反封建的宗教剧(胡适日记里亦有此评价),如观昆曲时,留有“宁捧昆,勿捧坤”之语。

其时北京有“昆曲复兴”之说,北京大学师生于提倡昆曲,其功尤大,譬如蔡元培曾组织赴法勤工俭学义演,邀请京昆名角演出昆曲,又如“北大韩党六君子”,为北京大学六位学生支持昆旦韩世昌,为其延请吴梅授曲,并出版刊物。韩世昌因之走红,后被称作“昆曲大王”,成为北方昆曲之代表人物。

至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北大校内昆曲传习活动仍有延续,譬如文学院艺文研习会昆曲组(北文曲社),请曲家许雨香授曲,许雨香为俞平伯之姻弟,阖家皆擅昆曲,今见俞平伯致周作人信札,即有托请许来北大教授词、昆曲之事。我曾访问曾于四十年代中后期学习昆曲的北大学生,她们除向许雨香学曲外,还由校方延请北方昆弋名角王益友、韩世昌等人教授身段。彼时学曲的刘保绵曾为我手书许雨香简历:

“许雨香名宝菡,浙江杭州人,(1881-1959)书香世家,先世兄弟八人中有五人为翰林。有唱昆曲的家风。会昆曲极多,生、旦、净、丑的曲子都能教。他自己吹笛教唱。他大街为俞平伯夫人。俞平伯工昆丑。其二子许承甫(化名沈化中)地下党员,习笛与二胡。其二女许平甫,唱旦,工“游园”“扫花”。其四女许丰唱官生。”

王益友为昆弋武生,擅演《夜奔》,其时来往京津二地授曲,逝世后,由北京大学师生搭台义演,为其购置棺木,办理后事。其时学曲者有俞琳,在八十年代曾担任文化部官员,倡导组织全国昆曲培训班、振兴昆剧指导委员会等,在1986年制造了一个小小的“昆曲年”。三次昆曲培训班传授了百余折昆曲折子戏,为今日之昆曲演出与传承之基础。

微信图片_20170608105112

四十年代后期,昆弋班社已无力组班,偶有演出,多是曾在北大学曲的曲友如张琦翔等帮忙串戏,方能维持。

至五十年代,北京大学教师里,好昆曲者有之。如林焘、杜荣、朱德熙诸先生,曾与清华大学汪健君等曲家,组织北京昆曲研习社西郊小组。建国初,在流传的校园逸闻里,有俞平伯先生串《活捉》,新时代的大学生不以为然之传闻。也有浦江清先生在教学楼唱《长生殿·闻铃》之回忆。

九十年代之后,北京大学京昆社出现,由北方昆曲剧院老生演员张卫东先生义务教曲约十三载,不仅培养了一批昆曲爱好者,而且定期学曲串戏。曾见网上某旅游指南,其中一条便是“到北京,在北大京昆社学昆曲”。北京大学心理学系骆正教授曾开设戏曲欣赏公选课,以心理学解读京昆名剧,有《中国京剧二十讲》《中国昆曲二十讲》行世。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先生曾担任北京昆曲研习社主委,并在北大校内组织定期拍曲。

大约在2005年,我曾在北京大学校长办公楼观看京昆社演出,有《加官》、《闹学》诸出,此次似为北大京昆社校内成员最后一次较有规模之演出。因《闹学》里,陈最良念白皆用普通话,故我感到奇怪。最后春香往陈最良背后贴了个纸剪的大王八,虽是业余串演,但整台气氛欢乐,因而记忆深刻。还有开场《加官》,演者醉态可鞠,后张卫东先生告诉我,这位同学一句不会唱,但又想在去美国前演一次,故而给他排了这出不用开口的吉祥戏。还有,一位在美读博后回社科院工作的左派美女学者,也常对我说,在北大读研时,也在京昆社“混”,不会唱,主要跑龙套,扮过“大铠”。后来在纽约,也偶尔参加张充和曾活动的纽约海外昆曲社。

微信图片_20170608105114

亦是在2005、2006年,由白先勇先生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全国巡演,在北大巡演数轮,场面宏大,据云虽寒冬天气,排队者仍络绎不绝。青春版《牡丹亭》在北大的演出,直接开启了青春版《牡丹亭》的高校巡演,所至之处,大抵情形相似,或更热烈。因此,昆曲应在大学生中传播,成为昆曲传承的一个共识。多年之后,昆曲观剧环境之改变,如常言之年轻观众多(黑头发的比白头发的多),与此种情形不无关联。

白先勇、叶朗二位先生携手策划了青春版《牡丹亭》进北大,此后也常引用据说出自北大学生之口的两句“金句”:一云“宁愿醉死在牡丹亭里(观看青春版《牡丹亭》时)”,另一云“现在世界上分为两种人:一种是看过青春版《牡丹亭》的,一种是没看过青春版《牡丹亭》的。”虽是口口相传之戏语,但亦能说明青春版《牡丹亭》彼时之接受,以及对昆曲在北大传播之影响。

2009年,白先勇先生和叶朗先生又开启“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先举办青春版《牡丹亭》演出,及昆曲文化周,一时之间,北大校园内皆是青春版《牡丹亭》之靓丽剧照。其后,又在北大开设《经典昆曲欣赏》公选课,后升为通选课。此课延请海内外顶级昆曲艺术家及著名学者,以讲座之形式,使学生近距离感受昆曲之美。此课之设置为一创举,因此前昆曲讲座多为零星、少量,或仅在戏迷小圈子里流通。此课之开设,据我所知,至少产生五大效应:其一,吸引了许多北大学生来了解昆曲,不仅选课人数日增,而且听课者不仅仅止于选课生,曾经选课,或未选课的学生也常来旁听,并对昆曲感兴趣。其二,成为北京地区的昆曲盛事,每年的昆曲课,常常吸引北京及海内外地昆曲爱好者来旁听。其三,为此种昆曲教育之先声,北大昆曲课之后,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亦开设昆曲公选课,亦借鉴北大昆曲课之模式。其四,成为昆曲传承的良性循环,除培养昆曲观众、爱好者之外,昆曲课还通过邀请昆曲大师来讲课、邀请苏昆青年演员来演出新学的折子戏等方式,不仅在课堂之外向选课学生立体呈现昆曲之美,而且也起到促进昆曲传承之功用。其五,通过在北京高校海选方式,策划演出校园版《牡丹亭》,并曾参加文化部组织的会演。此亦可算是校园昆曲活动之“高峰”了。

2013年,北京大学昆曲传承与研究中心成立,除继续承担《经典昆曲欣赏》公选课外,还组织了“昆曲大师清唱会”,极受欢迎。今年还编辑出版了《牡丹情缘——白先勇的昆曲之旅》、《昆曲欣赏读本》等书籍。而且,在北京大学社科部支持下,组织北京大学“戏曲与中国传统文化”沙龙活动,已以宫廷戏曲、新编越剧、昆曲编剧为主题,召集和吸引了众多北京高校的戏曲研究者及爱好者共同交流。

目前,北京大学校内的昆曲活动,除“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外,较为常规的,还有楼宇烈先生的每周曲会、京昆社的昆曲教学(由昆曲传承计划资助部分经费,聘请江苏省昆剧院一级演员顾预授曲。去岁京昆社亦有成员被派去以色列演《游园惊梦》。)、国学社聘请张卫东先生授曲及吟诵等。可以说,迄今为止,北京大学的昆曲教育,既是不绝如缕,而且相较其他高校,更为丰富多维。

笔者多年查阅近现代昆曲资料,并亲历十余年来之北大昆史,以上拉杂述来,多是记忆所及,或尚有不准确之处,希读者见谅且指正。

原载《醒狮国学》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