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回忆 » 博雅情深

科学的“赤子”北大的“霞光”——记“徐光宪、高小霞院士伉俪纪念展

2020-11-30

2020年11月7日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徐光宪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在12位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北大人中,只有徐光宪院士和王选院士毕生任教于北京大学。为此,校史馆和档案馆特举办“徐光宪、高小霞院士伉俪纪念展”,为这对“性格迥异、目标一致、情感深厚”且为北京大学教学科研事业毕生奉献的院士伉俪作共同的纪念。

这次展览筹办有大量的实物和图片资料做支撑,这受益于院士伉俪女儿们的慷慨相助。在徐先生、高先生小女儿徐放女士的授权与支持下,从2016年开始,校史馆扫描完成了徐光宪先生生前整理入册的超过2.5万张照片及部分书信、证书等,并留作展览、研究之用。同样,在院士伉俪结婚60周年的2016年,徐放女士代表徐先生、高先生的女儿们,秉承克己奉公、无私奉献之家风,将二位先生生前遗存中的大部分捐赠给了北京大学,档案馆建立了徐光宪、高小霞人物档案特藏。这些珍贵的实物和电子档案资料,是新展览的展陈基础和故事源泉,为展览增添了活力,一改此前两个独立展览图文多、展品少的状况,展品丰富,令人耳目一新。在档案馆珍藏的近3000卷院士伉俪档案中,有很多令人爱不释手、迫切希望分享给广大师生的实物,它们是院士伉俪科学家精神的载体,无奈展览空间有限,无法在开展时一一呈现,我们也由此萌生了两个月更换一次展品的想法,并开始着手建立虚拟空间可无限延伸的线上展厅。

我们从2004年开始持续推出“书生本色、学者风范”系列展览,致力于以点带面、具体而微地宣传和弘扬北京大学的科学家精神和学术传统,至今已经举办了17场个人专题纪念展览。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应该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弘扬科学家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办好“书生本色、学者风范”系列展览和“徐光宪、高小霞院士伉俪纪念展”的决心和信心,也给展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赤子霞光”展览主题的确定,与徐光宪、高小霞院士人生中的共同经历有直接关系,这使展览既区别于此前的独立展览,又能融合独立展览的精髓。“霞光”乃院士伉俪姓名中各取一字、合而为一,就像执手偕老的徐先生、高先生一样,既彼此独立,又终生相依;“赤子”则展现着两位先生报效祖国那坚韧和磅礴的动力。正如高小霞院士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有祖国,我们要用学到的知识为祖国服务。”

在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严纯华院士、孙聆东教授以及高松院士的参与支持下,我们在展览中开辟了一个名为“北大稀土、中国冲击”的科普空间,既重点展示了以徐光宪、高小霞院士伉俪为代表的北大稀土科研团队的创新攻坚历程,也对稀土的组成及应用价值进行了普及性介绍,同时陈列了稀土原矿、稀土氧化物、稀土配合物转光农膜、稀土配合物防伪油墨、永磁材料、燃料电池等,增加了与稀土相关的互动元素,希望借此加深观众对稀土及稀土科研的认识和了解。在稀土空间,我们还专门介绍了北大稀土科研的最新进展,以立于时代潮头、面向重大需求的最新科研成果,以英才荟萃、充满活力、团结向上的稀土科研团队,向北大稀土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徐光宪院士伉俪致敬。

北京大学为拥有徐光宪、高小霞院士这样的杰出科学家伉俪而骄傲与光荣,院士伉俪也为在北京大学工作生活而快乐与自豪。徐先生、高先生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留美归国后直接受邀任教北大。徐先生晚年回忆道:“我不是北大毕业的,我在北大没有师生关系,没有一位老教授是我的老师。在北大有这个好处,只要你好好工作、研究做出成果,你就能站得住脚。我觉得北大有这样的传统。”这确实是我们的北大,“广纳众流以成其大”“不拘一格延聘人才”的北大。徐先生、高先生在北大工作了多久,就在北大生活了多久,他们的女儿们在北大出生,在北大长大。百年校庆时,高先生写了一篇名为《家在北大》的回忆文章,以优美感人的文笔描绘了在北大生活过的各个地方,从红楼到黄米胡同到中老胡同,从沙滩到燕园,从中关园到蔚秀园到朗润园。她说:“我不知道paradise有多美,只愿在人世间,长住景色如画的朗润园。”

在科研上,二位先生具有战略家的格局和哲学家的智慧。学生中口口相传着徐先生的一句名言:“做科研,要有360度的视野和1度的专注。”徐先生告诉我们,科研工作既要高瞻远瞩,站得高、看得远,掌握发展全景大局、兼顾科研进展现状;又要心无旁骛,沉下来、钻进去,专注当下科研课题,持续推进学术深度。这是徐先生一生从事科研工作的感悟,在今天新形势下,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育人上,二位先生也有大智慧。高先生说:“四十多年来已是桃李满天下,近在北京,远在青海,处处能见到毕业生、研究生担承着重要的骨干职责,出色地作出贡献。”徐先生说:“我感到最快乐的是,在北大有许多优秀的研究生,他们的独立工作能力很强,我指导他们很省力,现在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已超过了我。而我,终于有时间‘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以更宽的视野,看一看当前科学发展的大趋势了。”

他们尊重并支持学生们的科研选择,身体力行、事无巨细地关心关注着学生们的成长。他们言传身教,“润物细无声”地教导育人。他们待学生以至诚至切,他们的学生及其爱人孩子永远都是他们的孩子。在缅怀纪念二位先生时,二位先生的学生们数次泪盈于睫,甚至泣不成声。他们深情地回忆着二位先生对他们的人生和事业的深刻影响,没有讲稿,只是一个接一个的往事片段,即令在场所有人潸然泪下。我们从来都知道二位先生极尽简朴之能事,却不知道世纪之交时徐先生的毛衣不但扎人而且单面就数出了28个虫洞,这与二位先生的慷慨乐施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我们都知道徐先生酷好围棋,却不知道徐先生在对弈中育人,他希望学生们喜欢聂卫平,因为科研工作中需要聂卫平那种“坐得住、下得去、持之以恒、能坚守”的可贵品质。我们都知道徐先生笔耕不辍,却不知道先生凌晨4点起床伏案写作,只是为了把脑子里想到的有意义的事情随时记录下来。我们都知道二位先生情感深厚,却不知道其实他们性格迥异,也不知道徐先生出差外地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排长队等待用公用电话向高先生报一句平安:“霞霞,我到了。”

我们的展览中展示了徐光宪、高小霞院士伉俪生前对弈使用的围棋,他们精心收藏的亲友和学生的书信、学生们的课堂作业和研究论文、教学科研讲义和手稿,以及他们荣获的数十件奖章、证书、聘书等。二位先生获得的一些成就,迄今仍未被超越。徐先生编写的《物质结构》课程讲义,荣获全国优秀教材特等奖,是化学学科迄今为止的唯一一个特等奖,证书就陈列在展览之中。徐先生有极强的归纳整理能力,他的这个习惯为我们整理收存二位先生的实物资料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他把高先生写给他的信珍藏在专门的夹子中,起名为《两地书》,我们征得家属同意,复制展示了其中几封,高先生在1944年给徐先生的信中写道:“For me you are everything in the world. Everything in the world,the life, the honor, the happiness and the career”。在展览中,黄春辉院士看到了她的研究论文,黎乐民院士看到了他写给二位先生的书信,高松院士看到了他读书时的课堂作业,一位科研人员看到了他遍寻不见的徐先生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毕业论文,徐放女士看到了她的儿子徐南幼时画给徐先生的贺卡。从二位先生求学以来保存的笔记手稿中,我们读懂了徐先生常说的一句话:“天道酬勤。音乐家和艺术家的成功很需要天赋。而科学家只要有了音乐家、艺术家一半的天赋,只要勤奋就会有成果。我的天资是平常的,我的成果靠勤奋。”

开展当天,邱水平书记、黄春辉院士、黎乐民院士和徐放女士一同为油画《霞光》揭幕。这幅油画,是徐先生的学生们为此次纪念活动特意请画家褚朱炯博士创作,它将全程展示在“赤子霞光”展览之中。在冲破黎明的万丈霞光中,二位先生倚靠在“戈登将军号”归国游轮上,满是赤子回归的意气风发与豪壮,身边围绕着4只飞翔的海鸥,叽叽喳喳地好像在跟他们说:家就在前方,祖国就在前方。徐光宪先生的学生、药明康德副总裁黎健先生是油画的主要策划者之一。他在油画旁边的展柜中看到了1992年他写给二位先生的信。黎健说:“这辈子最最幸运的事情就是做徐先生的学生。”忆及一段往事,他数度哽咽无言。黎健刚留校工作时,家庭遭受重创,此后二位先生每个月从个人收入中拿出100元钱为黎健贴补家用。一个大年初一的清晨,黎健睡梦中隐约听见楼道中有人轻声呼喊自己的名字,“黎健,黎健……”,打开门正看见二位先生提着自己做的烧鸡和饭盒,拿着一个装着现金的信封,挨个贴近房门叫着他的名字。在冰天雪地的节日里,二位先生身着厚重棉衣,在事先不知道房间号的情况下,从一楼逐门逐户叫着黎健的名字一路呼喊找寻到了5楼。黎健说,二位先生对我,不是雪中送炭,而是救于水火。

筹办“赤子霞光”展览的过程,是经受思想和精神洗礼的过程。这个过程,仿佛言传身教,却又似潜移默化,时而雀跃鼓舞,时而泪如雨下。忆及展览的筹办过程,脑海中不时掠过二位先生的文字和影像,耳边常常回荡着高先生接受采访时说过的话:“他什么地方都比我好。我就只有一句话,我很幸福,我能够跟他一块儿生活,我很幸福。”眼前仿佛逐字逐句敲打出了徐先生回忆的文字:“我一生中最满意、最幸福的是和高小霞相濡以沫度过的五十二年,就是无论在什么时候,我都能牵着她的手,一起为了共同的理想奋斗,不舍不弃。最大的遗憾是没有照顾好她,让她先我而去。”

真诚而热切地欢迎广大师生光临参观展览,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提高,一起欢笑,一起流泪,一起向我们北大的科学家和伟大的科学家精神致敬。此时此刻,正值新冠疫情常态防控的关键时期,让我们把徐光宪院士2003年非典期间在写给北大同学那封信里反复强调的“终身学习、终身读书”再次默诵,以此来鞭策自身,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应该多学习、学好习、多读书、读好书,并祝愿我们的祖国、我们的世界如2003年战胜非典一样,取得对新冠疫情的最终胜利!